江苏首届STEM教育大会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推进会近日在南京召开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STEM教育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9月24-25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南京召开江苏首届STEM教育大会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推进会。

来自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师范大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各设区市教科院(教研室)和全省269所STEM项目试点学校的7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由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董林伟副主任主持。

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发表讲话。他指出STEM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教育的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开展STEM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江苏省STEM教育的推进,有详细的论证,进行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很多做法对于在中国建立和形成STEM教育体系有重要借鉴意义。他希望江苏通过本土化研究,建立STEM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开发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阶段STEM课程,形成成熟的STEM教育模式,供全国其他省市借鉴、复制或应用。

省教育厅朱卫国副厅长在讲话中强调,STEM教育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潮流,推进STEM教育,对于我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变革深层的教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全省各地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STEM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STEM教育体系。希望各市教科院和中小学幼儿园充分重视STEM教育,在人员配备、设备配套、课程安排、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为STEM教育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省教科院王国强副院长向大会报告了省教科院研究和促进STEM教育的动因、我省STEM教育的初步实践、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依托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打造STEM教育江苏样本在实践和研究两方面的工作安排。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在致辞中认为省教科院领衔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江苏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是开创未来的项目,并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张序余副校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佘江涛副总经理、南京市教育局张利明副局长还分别致辞。

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为“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会议公布了全省269所STEM项目试点学校名单。参加开幕式的领导为项目试点学校颁发了证书。

会议代表集中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中美富布莱特项目专家兼南京师范大学驻校交流教授Mark、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的专题报告,了解了当前国内外关于STEM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最新动向。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分别就区域和学校层面STEM教育的推进进行了专题经验介绍。

9月25日下午,会议代表分别在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现场考察了三所学校的STEM教育场馆设施,观摩、体验了STEM教育的课堂教学。

在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玄武区进修学校副校长丁青代表玄武区教育局向全体参会人员致欢迎词。整场活动由省教研室幼教教研员毛曙阳博士主持,首先,他介绍了《幼儿园STEM教育项目的基本设想》,让参会代表明确了开展STEM的方向。接着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俊做了题为《幼儿园STEM教育构想》的讲座,他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定义入手,提出不要盲目模仿,而是追寻教育背后的价值取向,从形式、活动和内容三方面进行实践思考。结合两位教授的讲座,参会人员观摩了逸小附幼融入STEM理念的区域活动,每项游戏内容都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基于问题的探究;每个幼儿都在专注的尝试着、建构着、商讨着,整个游戏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探究和深度学习与实践能力。

省教科院王国强副院长也亲临现场和孩子们互动。最后,成贤街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单道华进行了案例分享:《从“学科学”到“用科学”》,她从逸小附幼STEM区域活动讲起,高度肯定了该园的创新能力,分析了小学STEM的经典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拓展了实践的思路。整个半日活动,让参会代表倍感充实,即激发了大胆实践的热情,又丰富了实施STEM的策略。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会场的活动由江苏省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老师主持。首先由南京市小学学科带头人、北京东路小学科学教师唐晓欣老师带领三年级学生给参会代表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小学STEM活动-万花筒》。接着,北京东路小学唐隽菁书记做了题为《传承·探索·开拓北小STEM教育工作汇报》的报告,介绍了北京东路小学STEM教育开展的情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余颖校长做了《融合的力量:让改变发生》的主题报告。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李骏扬博士的专题报告《小学STEM教育中的工程与计算思维》,从更高的层面阐述了STEM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及STEM教育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东方红一号”副总工程师潘厚任研究员跟大家分享了中国航天技术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他的科学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与会代表。

南京外国语学校分会场的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技术教研员丁婧博士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万伟博士主持。南京外国语学校许亮亮老师做了《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创新课程研究》的报告,介绍了该校基于学科拓展进行STEM教育的情况。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胡晓军老师做了《课程统整理念下的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该校在处理STEM与原有相关课程之间关系的有效实践尝试。江苏省淮阴中学陆平特级教师做了题为《“创客+STEM”教育——点亮创新教育的灯》的报告,对比了创客教育与STEM的异同,并介绍了学校STEM课程的顶层设计与鲜活案例。

在教学观摩环节,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乔兰老师现场展示了“单透镜望远镜的制作与成像的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交流及汇报课。学生们以“汇报方”、“讨论方”和“评论方”的身份,对研究过程进行交流讨论,呈现三个小组的研究成果。由物理、数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艺术组的教师组成的跨学科教师团队,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了设计建议和改进方案。

在案例分享环节,金陵中学姚舜教师分享了“浅谈STEM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桥’为例”。以经典的STEM项目、详实的过程设计介绍,向与会代表展示了STEM教育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流程。最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STEM化学实验室、3D打印教室、木工实验室等场馆。

【链 接】

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中心”旨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STEM教育课程和评价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供新的路径。

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各设区市推荐、组织专家遴选,并由省教育厅、省科协发文确认。目前,江苏共有覆盖全省各地城乡的省级STEM教育项目试点中小学校、幼儿园269所。项目试点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负责。

《具有江苏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由省教科院设计,2017年上半年成功申报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省教科院将依托前瞻性项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整合专家资源,聚焦STEM教育的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从STEM教育理论体系、顶层设计、课程开发、实践推进、师资培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丰富和完善STEM教育理论,引领和推动全省STEM教育实践深入开展,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准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成果,打造一支实力强大的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具有江苏本土特色的项目学校。

 

浏览:26634